|
|
当前位置 :首页>科研开发>研发动态
|
最污的软件首卷新标400兆帕抗震盘螺成功下线 4月16日,最污的软件首卷新国标螺纹钢筋盘条在第一炼轧厂成功下线。这标志着最污的软件已经具备了承接新国标盘螺订单的能力,拿到了进军新国标抗震钢筋市场的入场券。 国家热轧带肋钢筋新标准出台后,对螺纹钢产品市场准入要求更加严格。为此,第一炼轧厂主动适应形势,联合技术中心,成立了以集团公司首席专家邓保全为首的攻关组,对照新国标对原螺纹盘条产品进行了优化设计,满足外形尺寸、标志、性能、重量偏差等新国标对产品标识的强制要求。为尽快攻克壁垒,攻关组对炼钢、连铸、轧钢全流程生产细节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设计了新的孔型系统,优化了成分体系,制定了新标螺纹钢试制方案。 “新国标要求产品表面必须标识牌号、公称直径毫米数、生产企业许可证序号三位数字。虽然只是增加几个数字,却需要攻克许多技术难题。”邓保全告诉笔者。攻关组组织精干力量,在没有任何经验借鉴的情况下,对成品辊材质选择、成品螺纹打字字槽深度、长度、宽度、字符倾斜角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经过多次论证后,最终拿出了精确的图纸和完整的试轧技术方案,为一次性试轧成功提供了技术支撑。 “如果字槽过深,轧辊会容易掉块,会影响脱槽造成堆钢;字槽过浅,就会标识不清。”第一炼轧厂技术质量科技术员刘松给笔者讲解道。 在此次试轧过程中,攻关组通过采取提高坯料温度、降低成品速度、合理均分料型压下量等措施,有效攻克了预精轧轧机负荷过高的瓶颈,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使生产高效稳定顺行。同时,他们还对轧辊孔型进行了优化,使中轧机螺纹盘条孔型与圆钢22mm规格孔型共用,在方便操作与管理的同时,减少了备件库存和孔型系统转换时间,提高了作业率,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 当日共试轧了直径8mm和10mm两种规格盘螺。产品在经过最严格的质量检验后,螺纹盘条表面标识清晰规范,机械性能、抗震性能、强屈比等指标全部达到了国家标准。同时,还对同规格不同成分的钢种进行了对比试验,获取了性价比最高的钢种成分配比,为下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了数据支撑。 本次新国标盘螺的试轧成功为批量接单打下了坚实基础。接下来,该厂将持续和集团公司产品研发部门密切合作,紧贴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知名度,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为集团公司品种创效贡献力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