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最污的软件股份 联系我们 
    企业文化
 



风餐露宿染岁月 无私奉献养路人

 

炎炎夏日,万里无云,一股股热浪扑面而来。在一条条铁路轨道旁边,有一群身穿信号服的“英雄”头顶烈日,脚踏热土,舞动着手中笨重的工具忘我工作的人。他们就是运输部工电车间养路班的一线工人。

铁路养路工就是从事铁路设施的施工、维护、大修以及巡视检修的人员,工作环境都是户外,比较辛苦。日常工作中,班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对自己负责的区域进行每天的巡视和定期的检查,这是保证对铁路线安全运行的关键。在对线路巡视过程中养路工人要仔细检查线路的道轨、钢轨、枕轨等设备,发现存在的各种隐患,并及时进行维护和修理。同时,还要对线路设备进行经常性的保养,以保证线路质量,使其经常处于均衡良好的工作状态。

深入运输部工电车间养路工段的最前沿,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每一位养路职工与企业同呼吸、共患难、渡难关的迫切愿望和心声。

最美丽的风景在一线。

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

一幅幅这样的画面在眼前渐次展开……

盛夏之际,火云如烧,暑气熏蒸。班长雷现兵正带领工人认真检查设备,每一条工序,每一个步骤都做的有条不紊。雷现兵是一名有着十几年党龄的老党员,工作中的他总是身先士卒,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尽心尽力的完成车间布置的每一份工作。此时的他挥动着手里的大锤,顾不得擦去头上的汗水。当笔者询问时,他介绍说:“巡视就是要把所有的设备检查一遍,哪怕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都不能放过,目的就是为了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转,达到机车顺利通过的效果。”这种对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和对工作负责的态度深深地感染了笔者,令人肃然起敬。心中的第一永远是铁路的安危是所有养路工人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独特风格。辛苦的养路工人就像钢轨旁边的道钉,在人群中最不起眼,干的却是最累的工作。三百六十五日日夜夜,每天都是风里来雨里去,起早贪黑,为的就是保证每一辆列车可以安全通过。一年四季,风餐露宿,没有干净整洁的工作服,没有宽敞明亮的办公室,轨道旁边的小土坡就是他们歇脚喝水的地方。夏日他们顶着炙热,抢修线路,汗水浸湿衣衫,太阳晒痛皮肤,带着干粮和凉水,吃喝在施工现场,直到抢修任务完成。冬天他们与严寒一争高下,与风雪进行搏斗,让呼啸的列车将疲惫带去远方。为了保证集团公司大动脉的顺行,他们战高温,斗酷暑,顶风雪,冒严寒,一年四季工作在艰苦的环境里。

大学生孟庆航的到来,为养路班注入了新鲜血液。“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每天都能见到不一样的工具和不同地点的铁路轨道,我觉得很新鲜。可是没过几天,我就厌烦了,难道我的后半生就要天天跟这些枕木轨道打交道吗?”“混也是一天,干也是一天。其实无论干哪行,只要你一直琢磨它,时间长了,就有意思了。”看着失落的孟庆航,师傅这样开导他。“对呀!怎么都是一天,不仅要干,而且要把它干好!”于是,孟庆航爱上了这个工作,开始起早贪黑的学技术,学经验。怎样看道尺,怎样验数据,怎样查隐患,怎样用机器……功夫不负有心人,入行两年之后,他的养路技术突飞猛进,成为了养路班骨干。当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这个“小字辈”有了越来越多的发言权。

工作中的王树峰时时处处以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扎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班组职工的普遍好评。钢轨交叉路线上,一列火车呼啸而过。在与它不远的轨道旁,王树峰正趴在枕木上测量数据。火车卷起的气浪打在脸上,让他睁不开眼,可是他手里的道尺却没有丝毫的抖动,依然紧紧的扣在钢轨上。列车平稳的驶向远方,这平稳的背后,靠的是无数养路工人技术和眼力,更重要的是高度的细心和责任心。别看养路工用的工具都是笨重的大家伙,可干的却是“精细活”。每条基础水泥轨枕都是两米多长,400多斤重,然而矫正轨道的单位却需要用毫米计算,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因为,铁道线路虽然绵延成千上万公里,但是,很多备件能容忍的误差尺寸却是以毫米计量的,很多地方些许的偏差就会直接影响行车的平稳和安全。每天王树峰都会在他负责的区域里附身丈量很多次,为的就是寻找几毫米的差距。夏季雨水多,道轨受冲刷严重,轨枕周围的泥土会出现流失流入现象,该处轨道就有可能起伏或者下陷。他就通过起道、清土、整理渣石、撤放垫片等措施来还原轨枕的原始高度,常常都是忙忙碌碌的干上一整天,换来几毫米的变化。

“立足本职,从我做起,发挥党员表率作用。”是党员裴志国的座右铭。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铁路轨道在人们的印象里,很坚硬,很结实,很直播最污app 。理论上讲,一根钢轨的使用寿命是10年。其实不然,在列车运行密集的路段,特别是曲线地段,钢轨磨损的特别严重,有时候刚换完一个月,就出现异常现象,必须重新更换。外行人认为,有的钢轨即使不换,也不见得会出事,有可能就是错换。但是对待工作极其严格的裴志国却认为:宁可错换一千根,也绝不会放过一根有隐患的钢轨。在裴志国的眼里,每一条铁路轨道都是那么脆弱娇贵,就像一个个嗷嗷待哺的小孩子。他认真查看每一条线路上,一米一米的检查,一根一根的敲打,一遍一遍的巡视,精心呵护每一米,甚至每一厘米轨道。今年4月份,裴志国在巡检的时候发现轧7附近钢轨轨面裂纹。作为一名“老养路”,他知道钢轨损伤的重要性,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他立刻和车间联系及时配合更换,有力的保证了行车安全。

检查轨道的同时,还要认真检查轨枕。每一根轨枕既要支撑钢轨,又要承受钢轨传递来的巨大压力,因此常常有需要更换的轨枕。职工陈正勇是班组里更换枕轨速度最快的人。“岗位作贡献,争优当先锋。”是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更换轨道需要先把旧枕木两头的泥土和石头扒出,清出一条出入口,然后用撬杠起出道钉,将旧枕木抽出,塞进新枕木,钉上道钉。这种活说起来容易,干起来就知道辛苦了。钢19道口更换轨枕的那一天尤其寒冷,怒吼的北风像一匹脱缰的野马肆虐,打到脸上像小刀割的一样疼。为了早一日恢复设备使用,陈正勇顶着凛冽的寒风开始了换轨枕的工作。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他的脸上渗出了密密麻麻的汗水,终于到了最后一道工序钉道钉了。道钉必须钉实,不能出现浮漂和歪斜,首先得用小锤稳稳地将道钉嵌入合适的位置,然后再用大锤牢牢地将道钉楔进枕木。陈正勇抡起道锤带着风声,每一锤落点都是又准又狠将每一颗道钉牢牢钉实。当机车呼啸着顺利通过钢19道口时,陈正勇流着汗水的脸上露出了舒心的微笑。

一年四季更替周而复始,时光如水悄然流逝。养路工梁运平每天背起工具包,奔波在铁路施工的最前线,风雨无阻;每日与钢轨作伴,将自己的青春岁月烙印在一根根轨道之上,甘于奉献。就像一根默默无闻的道钉,一心扑在维护轨道上。老党员梁运平在工作中就像一头艰苦奋斗的“老黄牛”。勤勤恳恳、埋头苦干几乎成了老梁的代名词。3号高炉需要换岔心的那一天正是高温的时候。为了不影响生产运输,抢修时间定在中午12点,正是一天里最热的时候。梁运平和班组成员提前1小时进入工作现场做准备工作。烈日炎炎下,他穿着干了又湿,湿了又干的工装,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以最快的速度更换了岔心。当机车呼啸着顺利通过之时,他却累的坐在地上半天没有起来。

在这一行干了多年的老养路宋东岗最知道养路工的艰辛,他说:“我们巡道,其实就是夏天寻热,冬天寻冷,涝期巡雨,雪天巡冰。越是恶劣的天气,越要盯得紧。”长年的辛苦工作使他患上了严重的胃病。医生告诫他:“三分病,七分养。你必须注意休息,三餐按时。”可是,一进入工作现场,他就会将医生的话忘到九霄云外。炼16换钢轨的那天,恰逢高温“桑拿天”。为了尽快完成生产任务,年过半百的他克服时间短、任务重、人员少的困难,在“蒸笼”一般的现场连续工作12个小时。饿了,坐在轨道旁边,啃上一口硬馒头;渴了,放下手中的工具,喝上几口冷水。当检修任务终于提前2个小时完成时,他突然头晕恶心呕吐不止,在别人的搀扶下回到值班室。像这样披星戴月抢修线路就是家常便饭。他们从来没有怨言,一屁股坐在道轨旁边稍事休息之后,重新投入检修队伍之中。为了集团公司的未来,他们经历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的奋战,却依然有着火一样的激情。

平卧车轮下的两条向前延伸的长龙,洒下养路工人数不清的汗水,凝结了他们说不尽的心血。他们长年累月游走在铁道边缘,为了确保行车安全,无论严寒酷暑,多少个凌晨,他们还在加班加点的抢修设备;为了确保铁路畅通,无论狂风暴雨,多少个日子,他们仍在寂静的轨道旁边巡视看护。面对父母的絮叨,妻子的埋怨,儿女的不解,他们总是那样低头不语,回报一个苦苦的微笑。满天烟花,万家团圆的时候,他们远离热闹与团聚,依然坚守冰冷的铁道旁边埋头苦干。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谱写出一曲曲感人故事;他们用脸上的条条皱纹,展示着他们一生的光荣。

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与最污的软件同呼吸、共命运的执着。这份热情,源于他们坚定的工作信念,严谨的工作作风;这份坚守,源于他们乐观平和的心态,对创新创效细节的发掘;这份执着,源于他们强烈的责任感,不竭的创造力。他们克难攻坚的精神,所向披靡的豪情,创优争先的态度,百折不饶的信心,让我们懂得什么是坚强,什么是奉献,什么是爱岗敬业,什么是人生价值。养路工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是每一位最污的软件职工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所有养路工人凝聚职工力量,克难攻坚,完成各项任务的不竭动力。(张静)

  建龙直播最污app   江苏永钢  河北直播最污app   唐钢  包钢  柳钢  酒钢  南钢  莱钢  沙钢  济钢  马钢  太钢  本钢  攀钢  首钢  鞍钢  武钢  宝钢 
 
Copyright ©2010-2012 最污的十大免费软件集团公司 版权所有 豫ICP备05003857号-1
地址: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 邮编:455000 电话:0372-3120114 3121261(销售公司)
备案查询地址